予夺生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周礼·天官、大宰》的“八柄”中有予、夺、生、诛(责备)等权力。后因以“予夺生杀”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。
出处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地阴阳》:“为人主者,予夺生杀,各当其义。”
例子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地阴阳》:“为人主者,予夺生杀,各当其义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ǔ duó shēng shā
注音ㄩˇ ㄉㄨㄛˊ ㄕㄥ ㄕㄚ
繁体予奪生殺
感情予夺生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定语、宾语;指统治者的大权。
近义词生杀予夺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死脑瓜骨(意思解释)
- 轮扁斫轮(意思解释)
- 自拔来归(意思解释)
- 旦夕之间(意思解释)
- 吸血鬼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敏而好学(意思解释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释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释)
- 空口无凭(意思解释)
- 因噎废食(意思解释)
- 一寸光阴一寸金(意思解释)
-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流里流气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- 刚愎自用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释)
- 止戈兴仁(意思解释)
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- 群山四应(意思解释)
- 有缘千里来相会,无缘对面不相逢(意思解释)
- 拳头产品(意思解释)
- 角巾东路(意思解释)
※ 予夺生杀的意思解释、予夺生杀是什么意思由起凡成语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改俗迁风 | 迁:改。改变风俗习气。 |
| 如履薄冰 |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 |
| 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| 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| 明争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;形容内部钩心斗争;互相争斗的情况。 |
| 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| 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| 列风淫雨 | 列:烈;淫:过量。本指狂风暴雨。后比喻错别字连篇。 |
| 指天誓日 | 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 |
| 敲诈勒索 |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;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。 |
| 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| 满招损,谦受益 | 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 |
| 无关紧要 | 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 |
| 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|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 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| 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| 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| 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
| 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| 意料之外 | 没有想到的。 |
| 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| 魂飞天外 |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 |
| 意惹情牵 | 惹:引起。牵:牵挂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。 |
| 无所用心 | 用心:动脑筋。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 |
| 除恶务本 | 铲除恶势力,必须杜绝根本。 |
| 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| 无微不至 |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