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血未干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古时订立盟约,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。指订约不久就毁约。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九年》:“与大国盟,口血未干而背之,可乎?”
例子口血未干,宋人背盟,寡人伐之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一回)
基础信息
拼音kǒu xuè wèi gān
注音ㄎㄡˇ ㄒㄩㄝˋ ㄨㄟˋ ㄍㄢ
繁体口血未乾
感情口血未干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。
近义词尸骨未寒
英语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 (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倾家荡产(意思解释)
- 拨云见日(意思解释)
- 所作所为(意思解释)
- 引鬼上门(意思解释)
- 说雨谈云(意思解释)
- 哀而不伤(意思解释)
- 大包大揽(意思解释)
- 和风细雨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释)
- 反老还童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尘外孤标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(意思解释)
- 袅袅婷婷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战不旋踵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- 无计可施(意思解释)
※ 口血未干的意思解释、口血未干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惨不忍睹 | 睹:看。情景凄惨;使人不忍看下去。 |
| 孤身只影 | 形容孤单一人。 |
| 反求诸己 | 诸;之于的合音;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。 |
| 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| 当机立断 | 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 |
| 简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点。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 |
| 止沸益薪 | 谓本欲止水沸腾,却反而在锅下加柴。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。 |
| 慌里慌张 |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|
| 大树将军 |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 |
| 可想而知 | 想:推想。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。 |
| 多情善感 | 感情丰富,容易伤感。 |
| 火烛银花 | 犹火树银花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 |
| 团团转 | 回环旋转,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。 |
| 囚首垢面 |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 |
| 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| 满园春色 |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|
| 通今达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| 尽诚竭节 | 诚:忠诚。节:气节,义节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。亦作“尽节竭诚”、“尽心竭诚”、“尽忠竭力”、“尽忠竭诚”、“尽忠竭节”、“竭忠尽节”。 |
| 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| 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| 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| 雅俗共赏 |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 |
| 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| 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| 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| 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|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| 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