嫉恶好善的成语故事


嫉恶好善

拼音jí è hào shàn

基本解释嫉:憎恨;好:喜欢。憎恨坏人坏事,鼓励好人好事。

出处《旧唐书·王珪传》:“至如激浊扬清,嫉恶好善,臣于数子,亦有一日之长。”


嫉恶好善的典故

唐朝时期,唐太宗十分赏识敢于直言的王珪,他让王珪评论房玄龄、李靖、魏征等人。王珪回答:在治理国事操劳方面自己不如房玄龄;文武全才、出将入相比不上李靖;谏争方面比不上魏征,但在激浊扬清、嫉恶好善方面他要超过他们四人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嫉恶好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屈指可数 唐 韩愈《忆昨行和张十一》:“自期殒命在春序,屈指数日怜婴孩。”
自暴自弃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
一无所有 《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风,万法皆无,一无所有。”
辙鲋之急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篇》:“车辙中有鲋鱼焉,曰‘我东海之波臣也,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
齐头并进 周恩来《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实事求是,循序前进,齐头并进,迎头赶上。”
死要面子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。”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序:“觉世间变幻之态,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……尝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处说起。”
心灰意冷 清 梁启超《湖南时务学堂学约》:“非有坚定之力,则一经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
穷乡僻壤 宋 曾巩《叙盗》:“穷乡僻壤、大川长谷之间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钱,无告籴之所。”
群龙无首 《周易 乾》:“用九,见群龙,无首,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