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怒人弃的成语故事


神怒人弃

拼音shén nù rén qì

基本解释弃:抛弃。指罪大恶极,以至天神震怒,被百姓抛弃。

出处唐·柳泽《论时政书》:“权侔人主,威震天下,然怙侈灭德,神怒人弃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神怒人弃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神怒人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焦头烂额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令论功而清宾,曲突徙薪亡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耶?”
新仇旧恨 唐 韩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”
体恤入微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
翩翩起舞 唐 李白《高句骊》:“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笃近举远 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名重一时 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卷二十七:“师住径山时,名重一时,如侍郎张公子韶,状元汪公圣锡少卿、冯公济川俱问道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土木形骸 《晋书 嵇康传》:“身长七尺八寸,美词气,有风仪,而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。”
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玩具》:“细视良久,则笔意透出绢外,神采奕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