咄咄书空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晋书·殷浩传》载殷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但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后以“咄咄书空”形容失志、懊恨之态。
出处《晋书·殷浩传》载殷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但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
例子[梁鼎芬]既失志,有咄咄书空之感,去秋,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,诗以记之。章炳麟《梁园客》诗自注
基础信息
拼音duō duō shū kōng
注音ㄉㄨㄛ ㄉㄨㄛ ㄕㄨ ㄎㄨㄥ
繁体咄咄書空
感情咄咄书空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情态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释)
- 来去无踪(意思解释)
- 空空荡荡(意思解释)
- 价值连城(意思解释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无时无刻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汗牛充栋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释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将伯之呼(意思解释)
- 异宝奇珍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断织劝学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鹬蚌相争(意思解释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释)
- 进进出出(意思解释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释)
- 饿殍满道(意思解释)
- 拆东墙补西墙(意思解释)
- 勿谓言之不预(意思解释)
- 挂冠归去(意思解释)
※ 咄咄书空的意思解释、咄咄书空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不登大雅之堂 |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。 |
| 合浦珠还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| 暴发户 |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。 |
| 满山遍野 | 布满山岭田野。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。 |
| 不费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,不花一点力气。 |
| 唯物主义 |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,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,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。 |
| 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
| 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| 夷为平地 |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。 |
| 祸国误民 | 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。 |
| 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| 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| 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| 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| 丰功伟绩 | 丰:多;伟:大;显赫。伟大的功勋和成就。 |
| 移日卜夜 | 指昼夜相继。 |
| 福善祸淫 | 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 |
| 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| 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| 无所畏惧 | 畏惧:害怕。没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| 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| 扯旗放炮 | 比喻公开张扬。 |
| 超凡入圣 |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进入圣贤境界。后来多指学术、技艺、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。 |
| 成己成物 | 自身有所成就,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。 |
| 恩重如山 |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;形容恩义极为深重。 |
| 阿娇金屋 | 阿娇: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(馆陶公主又称“长公主”刘嫖)的女儿。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。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。 |
| 风卷残云 |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。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;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。 |